close

123813954_21n  

紅高粱原為中國諾貝爾獎得主莫言的短篇小說作品,收錄在紅高粱家族中,當年張藝謀看完後深受感動將之改編成電影,也因此大放異彩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,從此開啟張藝謀電影之門。

 

莫言在其小說裡描寫的高粱地採取片段式回憶,以游擊戰作為文章基底結構,一頁一頁帶出余司令與戴鳳蓮的情愛故事。莫言善於用文字描繪嗅覺、視覺,詞藻華麗卻不流於俗豔,建構出高粱地裡的情仇愛恨。令人驚嘆的是莫言寫作功力之深厚,篇章中不斷用紅綠兩色描寫高粱土地沾滿腥風血雨的情愛鬥爭,僅僅用簡單的文字卻創造出無垠的廣闊邊際,令人印象深刻。此外,作者採用第三人稱敘述故事,以旁觀者的角度敘說老一輩在日本入侵下勇敢堅毅的抗爭過程,字裡行間透露對父親、奶奶(戴鳳蓮)的崇拜,彷彿渴求自己能坐上時光機回到當年的壯烈一戰。而張藝謀的電影版本對此做了極大改編。張藝謀把主線拉回戴鳳蓮,一個北方姑娘在高粱地尋求自我解放,渴求脫離封建社會下發生的愛情故事。

 1619579169896425409  

戴鳳蓮(鞏俐飾),她代表解放女性的新思潮,敢愛敢恨、勇敢堅決,凸顯在那個時代的難能可貴。堅毅的外表卻住著一顆浪漫多情,渴望有男人保護的少女心。因為傳統社會的封建思想,被迫嫁給一位痲瘋病患,也是因為這段過程,她才得以見到一生的最愛余司令,體驗真正的戀愛,從女孩蛻變成女人,更成為當地口中傳唱的抗日英雄。

 p7082423  

戰爭無情無奈,與無邊際的高粱地相互輝映,一片艷紅的淨土上演一幕幕愛恨交織、國破家亡的畫面, 卻不知何時謝幕。片頭一段精彩抬轎片段,營造出戴鳳蓮出嫁緊張忐忑的心情。從轎子裡偷看面抬轎男人充滿野性壯碩的銅體,說明身為戴鳳蓮對性的渴望,並藉由特寫腳這一段充滿性暗示的特寫,讓戴鳳蓮與余占鰲初次接觸,也揭開這段高粱地的腥風血雨。婚姻,是兩個人愛情的結合,但其中往往參雜兩個家庭角力鬥爭。在中國傳統封建社會裡,家庭更是主要因素,古代女性無法獨立自主選擇自己縮愛,也因此許多悲戚壯烈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古,如今仍百聽不厭。在電影中,余占鰲與戴鳳蓮看對眼後,彼此情投意合但礙於戴鳳蓮身為有夫之婦無法踰矩,因此個性灑脫不羈的余占鰲便殺了戴鳳蓮的痲瘋丈夫,象徵戴鳳蓮從傳統社會中解放,回到女性獨立自主的地位,因此從一開始被窯裡工人歧視到後來她挺身而出領導家中事務,說明戴鳳蓮骨子裡不凡之氣。

 

然而,雖然辛苦撐起一家之計,但她仍然需要男人的陪伴,而余占鰲正好填補這段空缺。余占鰲是觸動戴鳳蓮愛情故事的第一根稻草,同時也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。余占鰲象徵的是女性世界裡終極的理想男性,他可以熱烈追求女主角,散發所有雄性賀爾蒙讓女主角臣服於他之下,同時也能夠一語不發默默守候著她,靜靜的、遠遠的支持並保護她。飾演余占鰲的姜文表演到位,他成功利用肢體語言,在對白不多的電影裡把余占鰲那股傲然之氣詮釋得入木三分,既不過份矯情,也不會讓人摸不著余占鰲的內心世界。

 123813954_51n  

反而是電影捨棄小說的回憶片段敘事,改為直線型的故事發展,反而喪失了小說的神祕感和人物刻畫的深度。並且張藝謀選擇把主線拉回戴鳳蓮與余占鰲的戀愛故事,抗日事件則成為點綴,用了一個大格局、大時代談了一場小情小愛。電影版本裡更強調羅漢大叔與鳳蓮之間若有似無的情愫,穿插在情節裡顯得畫蛇添足,弱化了情感張力,是可惜之處,也凸顯余占鰲等一干人偷襲日軍之原因過於牽強。

 

電影鮮少對話而採用畫面來敘事,運用強烈的美學影像呈現故事情節,攝影師出身的張藝謀在許多鏡頭裡展現他的美學才華,使高粱地增添了許多迷人色彩。莫言的文字很美艷,但是一到了張藝謀的手裡,艷麗的色彩下藏著高粱地真實的情感,既荒涼卻又讓人感到欣欣向榮。片中當戴鳳蓮與余占鰲在高粱地的交和畫面,他讓鞏俐呈現大字形躺在地上,姜文則似崇拜的跪姿跪倒在鞏俐前,像在對偉大的女體致敬,那一瞬間,彷彿時間凍結住只剩這兩人在尊貴的大自然裡享受歡愉之樂。令人佩服之處在於,導演成功採用高大的高粱植物作為隱喻,穿插著高粱隨狂風飄動的鏡頭,象徵兩人魚水之歡的最高點。此外電影中穿插民俗歌曲也是畫龍點睛之處,利用歌曲表現民族的風俗,可以表達人物情緒也能讓人體驗中國的高原地的壯闊繚繞。

 images  

 (左起鞏俐、莫言、姜文、張藝謀)

紅高粱是張藝謀第一部受到矚目的劇情長片,而鞏俐也是經由他發掘第一次挑大梁演電影,整體而言,這部帶著濃厚中國風情的寫實主義長片的確拍出小說的壯闊境界,讓觀眾能夠深入其境體驗片中生活。尤其是攝影色彩運用,完美的構圖讓這部片許多鏡頭讓人印象深刻,張藝謀在此部片立下享譽國際的前衛典範,帶領中國電影逐漸走向國際,也成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嬉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